磷是污水排放的重要指標之一,主要的除磷方法有物理吸附除磷、微生物降解和化學沉淀。目前,微生物除磷是一種非常經濟環保的方法。但由于條件的影響,為了提高除磷效果和處理效率,特別是在工業廢水處理中,會選擇使用除磷劑進行除磷。當污水經化學除磷劑除磷后,磷達標,色度超標怎么辦呢?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:
1.過量添加基本上是因為使用的除磷劑是鐵基試劑。加入過多后,鐵鹽殘留在水中過多,導致出水發黃。建議通過小規模實驗確定劑量,避免過量用藥,或者使用自動用藥設備,根據水量變化自動調整劑量。
2.除磷劑用量過少,原水含有色污染物或金屬離子高,混凝劑用量過少,不能起到混凝脫色的作用,出水也會變色。
3.使用除磷劑前,原水中的懸浮固體是黃色的,或者絮狀物含有鐵離子。絮凝物在過度曝氣時會分解,流出物會變黃。在這種情況下,有必要控制曝氣。
4.污泥停留時間過短或排泥不及時,停留時間過短,使絮體不能隨水沉降流出,而排泥不及時,會產生氮氣等氣體,氣體在排水過程中會攜帶部分污泥,造成水質渾濁。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及時排泥。
除磷劑能在處理城市水源水混凝除濁的同時,達到深度除磷的目的。處理后飲用水中的磷含量降低到極限值以下,無需改變原水處理工藝,無需增加大型水處理結構,簡單易行,經濟實用,可獲得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。